
来自生物城企业的突破性研发成果
近日登上了
国际顶级科学杂志《自然》
👇👇👇
在2024年7月11日出版的国际顶级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上,成都安泰康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康赛)宣布了其突破性研发成果。
据悉,安泰康赛的研发成果体现了一种新颖的抗癌药物开发方法,即将肿瘤视为复杂的器官,而不仅仅是一群聚集的癌细胞。 这一视角的转变启发了安泰康赛研发团队去开发不仅能选择性地消灭MYC驱动的癌细胞,还能充分释放免疫系统潜力的药物。
基于这一视角的转变,安泰康赛研发团队在药物靶点、药物候选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发现新的MYC合成致死的药物靶点 – MKLP2:安泰康赛的这项研发确定了MKLP2这一之前未被充分利用的靶点,它对MYC驱动的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存活是特别重要。该发现为开发MKLP2抑制剂以治疗MYC驱动的癌症奠定了基础。 创新的药物候选物 – JMBI-001:这项研究的重点发现是MKLP2 抑制剂即JMBI-001这一MYC合成致死的药物候选物,能够靶向富含MYC的癌细胞。JMBI-001不仅在体外诱导免疫原性细胞的死亡,还通过作用于癌细胞引发系统性的抗肿瘤免疫。像JMBI-001这样的MYC靶向疗法,有望为多达70%的且目前缺乏有效治疗选择的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学术展示: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202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展示了关于JMBI-001的研究成果,受到科学界的高度关注。 未来方向:鉴于JMBI-001与抗PD1/PDL1疗法的联合治疗比单一疗法更有效,安泰康赛的目标是开发能同时抑制PD-L1及MKLP2的下一代药物,以达到更高更好的疗效。
△位于生物城的安泰康赛总部
报道原文如下 以持久的抗癌免疫力来战胜癌症 通过将肿瘤视为复杂的’器官’,科学家们可能已经发现一种药物能够使其暴露于免疫系统的攻击 中国的癌症生物学家杨顿博士很长一段时间都对癌细胞逃避人体强大的免疫系统的能力感到困惑。然而,随着视角的转变,杨顿博士现在乐观地认为他的团队已经发现了一条能克服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潜在途径。 安泰康赛生物科技公司的总部位于成都。 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杨顿博士说道:“将肿瘤视为复杂的器官,而不仅仅是癌细胞的聚集体,这种观点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通过这种新的视角,杨顿博士的团队发现了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方法。在动物实验中的结果显示,该疗法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能激活身体对抗癌症且持久的免疫应答。 杨顿博士的团队在这项尚未发表的研究中使用了移植到小鼠中的20多种人类癌细胞系和小鼠肿瘤细胞系,并于2024年4月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度会议上进行了公开汇报1。 针对“不可用药”的MYC癌基因 癌症的核心标志之一是细胞分裂的失控。这一特点促进了科研人员广泛的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调控机制,以寻找阻止癌细胞增殖的方法。尽管抗有丝分裂药物例如紫杉醇的抗癌疗效显著,并已成为商业化最成功的化疗药物,但抑制有丝分裂调控因子的抗癌策略迄今为止仍然收效甚微,超过250项人体临床试验都还未取得显著进展2。 面对这样的困境,杨顿博士的团队将注意力转向了“不可用药”的MYC癌基因。在高达70%的人类肿瘤里都存在MYC癌基因的过量生产。当该癌基因过量生产一种转录因子类型的蛋白质即MYC癌蛋白时,会强烈地促进正常细胞的癌变。 MYC癌基因最早于1983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癌症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尓•毕晓普领导的团队首次克隆。杨顿博士于2000年加入了该团队,开启了攻克MYC驱动的癌症的研究。MYC蛋白的分子表面缺乏裂缝,难以用小分子药物进行抑制。另外,MYC蛋白深藏在细胞核内,让抗体药物难以触及。由于这些困难,过去40多年,治疗MYC驱动的癌症的药物研发几乎都止步于临床前研发阶段,至今没有相关药物获得临床批准。 在对治疗MYC驱动的癌症的探索中,杨顿博士带领安泰康赛研发团队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选择了一种侧面攻击的方法,而不是采用试图直接失活MYC癌基因的主流思路。安泰康赛研发团队在动物实验中筛选了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寻找那些能直接且又有选择性的杀死高MYC水平的癌细胞,又能激活强抗癌免疫反应来长期控制癌症的药物。 安泰康赛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新支架-药物片段(GUNS-DF)药物库在这次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杨顿博士的团队发现了一类很有前景的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3,并进一步研究了这种抗癌活性背后的分子机制,是世界上首次发现MKLP2在支持高MYC水平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方面具有独特的必要性。这种差异化的认知是安泰康赛形成其独特的抗癌新药开发的理念框架的基础,并指导了MKLP2小分子抑制剂的开发。 以JMBI-001击溃癌症 “通过GUNS-DF库,我们在合成不到400个化合物后,成功发现了一种新的MYC合成致死候选药物JMBI-001,”杨顿博士说。这相较于传统的高通量筛选方法显著减少了所耗费的时间和资源。根据杨顿博士团队在2024年AACR年度会议上报道的研究结果显示,JMBI-001能够强烈抑制MKLP2。MKLP2是一个临床上从未被测试过的靶点,而且JMBI-001通过合成致死的作用机制,对高MYC水平的癌细胞特别致命。在对比研究中,JMBI-001比所有的临床在研药物(INDs)更有效,并且这些在研药物都不抑制MKLP2。与当前的在研药物相比,JMBI-001的作用靶点不同,针对MYC驱动的癌症具有选择性的毒性,还能诱导强抗癌的免疫反应,标志着JMBI-001作为药物候选者的发现是治疗MYC驱动的癌症的药物研发领域中的重大突破。该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JMBI-001作为全球首创药物,有可能同时克服MYC癌蛋白和有丝分裂调控因子作为药物靶点的局限性,有潜力作为极广谱的药物让绝大多数癌症病人获益。 MYC癌蛋白在驱动肿瘤生长的同时,也会促进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导致对免疫检测点阻断疗法的抗药性。神奇的是,JMBI-001通过其对高MYC水平癌细胞的作用能够诱导产生系统性的抗癌免疫反应,说明该药物也能逆转由MYC癌蛋白促进的肿瘤免疫逃逸。此外,消灭高MYC水平癌细胞应使剩余的癌细胞恢复对免疫监测的敏感度,从而被免疫系统根除。除了JMBI-001,安泰康赛公司正在开发另外两类新的MYC合成致死药物。杨顿博士希望这些下一代药物也能够降低癌细胞中的MYC水平,并直接改变免疫系统成分来增强系统性抗癌免疫反应,从而有望在疗效上超越JMBI-001。 安泰康赛公司受到由包括毕晓普在内的世界顶尖癌症研究人员组成的学术及医学委员会的鼎力支持,这让杨顿博士对公司正在开发的JMBI-001等候选药物的临床前景持相当乐观的态度。“这段旅程会充满风险,但如果临床试验成功,将为癌症治疗的前景带来行业颠覆性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 Zhang, T. et al., Cancer Res. 84, abstr. 5802 (2024). 2. Novais, P. et al. Pharmaceutics 13 (7), 1011 (2021). 3. Gang, L. et al. EJMECH 245 (1), 114904 (2023). 4. Huang, J. et al. EJMCR 11. 100145 (2024).
安泰康赛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全新的合成致死抗癌药物的潜在独角兽生物科技公司。其科学及医学顾问委员会由全球顶尖癌症研究人员组成,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毕晓普。
目前,安泰康赛的研究成果,处于癌症研究和抗癌药物研发的前沿,即将进入临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