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着宽阔平坦的凤凰路
走进欣欣向荣的生物城
一侧崭新的门牌石引入注目
近期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天府国际生物城新院区 正式投用 据悉,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集中医药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临床医疗、产业推进、高端智库服务于一体,是四川实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动中医药强省的科技力量省级队,国内建院最早、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中医药综合性科研机构。 位于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院区,总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作为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及成果转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成果转化生产基地,包括中药新药、医院制剂、中药提取物、健康产品、日化产品、诊断试剂等相关产品的研发、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与转化基地以及科研业务大楼。
据了解,目前先行投用的场地包括分析测试中心、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院史馆和中药资源展览馆等区域。 其中分析测试中心主要开展新药研发352体系建设食品等大健康产品研发。
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主要开展中药质量生物评价、分子生物学、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等。
随着新院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相关业务单位、职能部门将逐步入驻 直至整体搬迁 据了解,按照规划,预计到2035年,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将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新建5.19万平方米的科研业务大楼和产业化基地,新建/扩建6个通用实验室(研究室)、9个专用实验室平台和12个科研辅助用房。 同时,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将依托新院区建设,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和重点研究方向,新建或改扩建科研用房并配置设备,扩大科研总量 30%以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和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公开技术标准50余项,开发新产品100余项,获得新药临床批件和生产批件3项;重点建设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道地药材品质评价研究、创新中药研究与开发、中医药转化医学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开发4个重点中医药研究发展方向。
作为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近年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围绕“5+N”模式,确定生物技术药、化学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专业外包服务和健康服务五大细分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
截至目前,生物城成功引进国药蓉生、美国通用电气(GE)医疗集团、苑东生物、汇宇制药、迈克生物、欧林生物、一桥生物、威斯克等创新药、医疗器械重大产业化项目;华西海圻、先导药物、查士利华、欧陆集团、赛默飞等重大科创平台项目;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京东方数字医学中心等高端健康服务项目,构筑起国际化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未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将继续立足自身优势,为各类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及机构发展提供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效专业的政务环境、品质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竞争优势,助力生物城加快建设成为世界级生命科技创新家园。
来源: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