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 6391 2858
世界顶尖治癌技术落地蓉城,成都生物城倾力擘画“肿瘤医疗全产业链园区”
时间:2023-08-29     阅读次数:1443次

(重离子质子)项目1期医疗综合楼亮相

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

预计今年年底竣工试运行

近期,成都生物城集团旗下重点项目“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重离子质子)项目1期”医疗综合楼全面亮相,预计将于今年年底竣工投入试运行。



项目规划占地211亩,分两期建设,正在实施建设的一期项目占地103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总投资39.07亿元,规划床位500张。


项目效果图


项目将使用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研发的新一代重离子治疗系统“华西治疗计划HX-TP5” ——该系统具备360度超导旋转机架,不仅将终结国内尚无带有旋转机架的重离子治疗系统的现状,还将打破国际碳离子超导旋转机架的垄断局面。


据悉,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的目标不仅是要对标“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肿瘤全周期诊疗中心,更要以该中心为圆心,建成一个集肿瘤治疗、临床科研、人才培训培养、中国高端肿瘤医疗设备及尖端放疗设备研发于一体的肿瘤医疗全产业链园区。


围绕华西国际肿瘤医疗中心,一个兼具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的肿瘤医疗全产业链园区正在加速形成,其目标不仅是致力于“将癌症的5年生存率由现在30%的国内平均水平提升至80%”,也将深度链接肿瘤治疗细分领域超100亿元、全国近3000亿元和全球万亿级大市场。



这也意味着在产业带动下,被誉为“杀癌利剑”的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技术即将于成都“出鞘”,造福一方百姓;叠加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医疗产业集群效应,将推动成都肿瘤医疗技术水平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据了解,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方法目前已成为行业公认的最尖端、最先进的肿瘤放疗技术,以治疗癌症效果好、毒副作用小、治疗周期短而著称。


相比于外科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传统肿瘤治疗手段,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在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特性上均具备优势,该技术不仅能对肿瘤病灶实现精准“爆破”,还能减少放射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儿童肿瘤,对于脊柱、眼部、颅底等特殊部位的肿瘤也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重离子质子技术进一步缩短了癌症患者的治疗周期。相较于常规放射治疗两个月左右的疗程,质子放射的疗程可缩短为一个月,重离子放射甚至可以缩短至一至两周,大大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来看,质子放疗相对成熟,设备价格相对较低;重离子放疗的能量更高,生物学效应更为显著,照射精度更准,疗程更短,疗效更好。


因此,利用质子或重离子组成的粒子射线作为治疗媒介,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时间较短、预后较好、能尽可能保持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


项目效果图


在医学领域,往往好的医疗技术与其技术门槛都是成正比的。


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设备便是因为技术门槛极高,在全世界都相当稀缺。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全世界约有120个正在运行的粒子治疗中心,其中仅有13个中心拥有重离子治疗设备;截止2022年5月,中国仅有6个质子治疗系统项目,2个重离子治疗系统项目。


目前,有着“国之重器”之称的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设备已被列入《“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中,6月29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用于恶性肿瘤等治疗的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将在31个省配置共41台,其中四川将配置3台,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


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和规模推广,不仅在于其独有的癌症治疗优势,亦在于其治疗效果在国内得到反复验证,以及我国大型医疗设备研发技术的进阶。


随着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正式落地,之前仅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技术,在国内癌症患者身上得到反复验证,治疗效果更是被业界广泛认同,该技术由此被誉为“杀癌利器”。


而我国在大型医疗设备领域自主研发技术的进阶,则让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技术的落地及大规模推广成为现实。据悉,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重离子治疗系统的国家,该系统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产业化公司研制和运行维护,由武威肿瘤医院负责临床运营。



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技术的重要意义远不止于其“疗效好”“稀缺性”等,更重要的在于其应用价值。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2020年中国占据全球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双榜首;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数据,西南地区以高达226.7%的发病率、170.2%的死亡率成为我国癌症的“重灾区”。


需求层面的迫切程度,进一步凸显了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质子重离子设备技术要求较高,流程较复杂,目前国内临床实践经验不丰富等原因,配置质子重离子设备的医院应具备非常强的实力。


而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重离子质子)项目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国际医疗中心内,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不仅具备较强的综合软实力,更是具备较高的硬性设施标准。


项目效果图


天府国际医疗中心核心区约1平方公里,产业协同区约15平方公里。之所以称作“国际医疗中心”,并非仅在于“大”,而在于医院、医学研究、医疗服务、融资等医疗产业配套,医疗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据悉,天府国际医疗中心以“1+1+X”为核心架构,规划建设一所旗舰综合医院、一所共享医学中心、X个高端特色专科医院,将聚集医疗服务、医学研究、医学培训、健康保险等各类医疗资源,形成医疗服务微生态。


天府国际医疗中心效果图


截至目前,中心内京东方数字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已开诊运营,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重离子质子医院)将于2023年内投入运营,国际共享医学中心、健康科创产业社区等项目拟于2023年内启动建设。


显然,天府国际医疗中心是成都生物集团“为全球生物产业创造价值”的雄心所在,也是成都市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圈中,高端医疗器械和高端诊疗重点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依托于天府国际医疗中心,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重离子质子)项目的目标不仅是要建立一个立足西部、辐射“一带一路”、服务全球的肿瘤全生命周期诊疗中心,更要以该中心为圆心,建成一个集肿瘤治疗、临床科研、人才培训培养、中国高端肿瘤医疗设备及尖端放疗设备研发于一体的肿瘤医疗全产业链园区。同时将延伸核医学上下游、统筹构建“核-研-工-医”产业闭环,助力成都打造国家级核医学产业基地。


项目效果图


不仅如此,依托于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中“四区”之一的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上述肿瘤医疗全产业链园区也将成为成都医药健康产业主要承载地。


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成立7年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生态圈持续成型成势,包括国药集团、GE医疗、费森尤斯奥美德、赛默飞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先后落户;搭建了从靶点发现、临床研究、中试生产到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功能平台123个,实现中小型创新企业“拎包入住”;同时构建了“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金融服务”的投融资体系,设立总规模超100亿元的产业基金群,有效解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难题。


成都生物城集团将着力打造立足成都、辐射西部、面向“一带一路”的现代智慧诊疗基地、前沿医学技术应用示范培训国际中心、前沿医学集成攻关中心、先进医疗成果转化中心等项目,形成“产业+医疗”协同发展的国际化医疗消费中心和前沿医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科技演绎奇迹,创新推动发展。以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重离子质子)项目为“圆心”的肿瘤医疗全产业链园区的形成,不仅是西南地区医疗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肿瘤技术进阶路上的里程碑。未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将坚定地迈出“全面国际化医疗”的步伐,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视野参与全球医疗技术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