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西南,永安湖畔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一核四区”中的“四区”之一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历经7年的快速崛起与发展 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一批批科研人才纷至沓来…… 实现由“一纸蓝图” 转变为“实景画卷”的背后 正是生物城将营商环境的 建设重点聚焦于产业生态 持续助推生物医药产业、企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今年初,成都高新区印发《成都高新区营商环境六大生态优化提升行动方案》,首次提出打造天府国际生物城等四大重点片区专属营商环境。
方案发布以来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动作频频 依据生物医药产业的 技术性、专业性等特性 围绕审评审批监管、 金融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 优化政策供给服务 打造重点片区专属营商环境成效明显
药监专家入驻 提供审批咨询服务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成都重点打造的下一个万亿级产业,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作为成都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的主要承载地之一。 2021年2月,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工作站正式挂牌运行。两年多来,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事项受理前咨询服务、产品注册和生产准入政策指导,有效降低企业时间成本。 今年以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聚焦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探索开展生物医药领域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依托工作站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强审评审批事前事中培训指导。 “省药监局已派专家入驻生物城,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进行审批前咨询,例如,专家会针对四川省重点服务项目申报,对形式审查以及内容提升进行把关。”生物城产业发展与企业服务部的张玉说,专家驻点办公便于政企对接,减少企业时间成本、沟通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生物城“一站式”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做优金融服务 助企化解融资难题
为有效解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难题,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积极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保险+信贷+债券”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资本供给,实现金融要素与园区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着力从‘股权投资+债权投资+金融服务’三个方面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服务。”张玉介绍称,截至目前,已投资威斯克、非同生物等70余家企业,投资规模超25亿元;累计为至善唯新、诺峰药业等22家园区企业提供近6亿元贷款授信;并积极开展“Bio-Fin”金融服务活动,为金融机构和园区企业搭建稳定化、常态化、长期化的对接服务平台。 据介绍,生物城内凡是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均可通过生物城科技服务线上平台申报相关的金融产品,并提供企业财务报表、信用记录等申报材料,生物城股权公司作为生物城金融服务运营商将对其进行初步审核,再由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决策确定最终的投资、授信结果。 据了解,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生物城基金投资项目7个,新增投资规模2.62亿元,“Bio贷”债权产品为3家企业新增授信0.25亿元。
“供地+供房”保障 满足企业用地需求
如今的天府国际生物城已开发9平方公里,累计落户重要产业项目逾300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随着产业集聚效应日渐凸显。为进一步解决生物医药产业、企业的用地需求,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积极完善“供地+供房”保障。 首先,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紧扣成都市委关于产业建圈强链、“三个做优做强”的重要部署,结合工程建设审批改革要求、园区实际和行业特点,在生物城内推进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率先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勘探等5项区域评估事项,形成区域评估告知清单,作为前期投资建设参考资料提供给企业,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和时间成本。 其次,为满足生物医药产业工业生产、研发需求,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开展高品质产业空间供房计划,围绕生物产业特征、特质,建造产业“专属”生产空间。一方面强化治理软实力,提升处理污染、供能、供电、供冷等产业生产所需的碳污协同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提高配套硬实力,提供试剂超市、安全仓库等专业配套设施。打造“入驻即服务”特色品牌的同时,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 接下来 生物城将立足自身优势 充分调动资源,着眼企业全生命周期 做优重点片区专属营商环境 让企业专注于生物医药创新研发 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竞争优势 助力生物城加快建设成为 世界级生命科技创新家园
来源:中国网